近年来,我市以大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平台。tcl、德赛等大企业已建立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研发和技术支撑。本报资料图片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助推惠州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惠州市2018年中青班第二组围绕这一主题,深入到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学员们了解到,虽然我市近年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出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企业主体创新意识不够强、科技研发整体水平偏低、科教资源较少、人才储量不足、系统性创新与突破少、创新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为此,学员们建议:
统筹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
第一,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结合惠州产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扎实推动 “一基地”(潼湖生态智慧区)、“双平台”(仲恺高新区、环大亚湾新区)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专业园区、智慧园区、特色园区,规划建设一批产城融合、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科技小镇,推动产业高端聚集、高度聚集、高速聚集,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不断壮大驱动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
第二,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注重发挥政府创新主导作用,将资源、政策向企业倾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经营的行政干预,加强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引导和激励,不断提升创新源动力。继续实施“海绵行动”,大力引进深圳的高新企业,并引进相关的配套企业,完善创新产业链。同时,要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加快培育领军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第三,进一步强化创新平台、科研机构和服务中介的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以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超前规划设计,在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或创新载体,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的建设。依托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共享共建机制、创新资源开发共享机制、创新成果相互转化机制、创新服务对接机制等,合理有效利用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重视孵化器建设,完善推广仲恺高新区 “加速器联盟”经验,建立孵化器运营绩效评价机制,提升创业服务环境和能力。
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集聚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第四,进一步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人才,要进一步增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依托研发平台、创新园区载体,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集聚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大量引进高新企业和研究院校,支持惠州学院建设,加快推进哈工大、香港城市大学惠州分校建设,并结合惠州职教实际,打造一批高水平技师学院,着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平台。同时补齐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短板,营造吸引人才的宜居环境;
第五,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门科研、技改资金,打破部门分割管理体制,集中现有科技专项资金,重点向技术含量高、产学研结合、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节能减排的创新项目倾斜,带动社会科技投入加快增长。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鼓励银行积极发放科技贷款,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和引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促进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鼓励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设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投入机制。
来源:惠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