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岁的宝宝就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这时我们就要注重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不鼓励孩子用哭闹去表达需求了,如果遇到孩子用哭闹来表达需求的情况要及时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如果孩子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却还是不停的哭闹,我们就可以忽视他的这种行为,切记不要满足他的需求,因为在我们一次次的妥协之后,很可能造成孩子习惯用哭闹这种不恰当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给人一种任性的印象,同时给大人的生活也带来了困扰。
3、孩子哭闹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逃避任务,比如不想写作业,这时我们要做的是温柔的坚持,让孩子完成任务,否则,在一次次地迁就之后,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孩子有拖拉的毛病,会有妈妈辅导作业气急败坏的原因之一。
4、孩子哭闹的第三个原因是吸引关注,举个例子,孩子摔倒了,本来没多大点事,但妈妈一过来安慰,就开始大哭不止了。这是孩子吸引关注,寻求安慰的一个典型场景。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哭,那么就切忌惊慌,让他自己爬起来,自己来承担不小心的后果。
5、最后一个哭闹的原因是情绪的发泄,孩子感到委屈了,让他发泄出来才舒服,这时就不要试图阻止他了,只不过要引导孩子注意场合。因为就算我们大人有时也需要痛哭一场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或痛苦,这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发泄。